英媒:研究稱哺乳可降低女性罹患心臟病與中風風險
科學家得出的結論說,母乳喂養(yǎng)不只對嬰兒有好處,還可以防止女性在日后的生活中罹患中風或心臟病。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21日報道,之前的研究表明,哺乳會給母親帶來短期的健康益處,比如減輕體重并降低膽固醇、血壓和血糖水平,但是關于哺乳所帶來的長期影響,沒有相關的研究。牛津大學和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對將近30萬名中年女性進行了為期8年的研究后發(fā)現,哺乳讓女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9%,患中風的風險降低8%。
報道稱,她們哺乳的時間越長,這種健康收益就越大。在孩子兩歲之前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8%,患中風風險降低17%。之后每增加6個月的母乳喂養(yǎng)時間,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分別再下降4%和3%。
研究人員說,哺乳可能有助于讓女性的脂肪清除系統(tǒng)在產后迅速恢復。
牛津大學的研究員桑內·彼得斯說:“雖然我們無法建立其中的因果關系,不過哺乳給母親帶來的健康益處或許可以這樣來說,那就是讓母親的新陳代謝在孕期過后能夠更快地‘重啟’。”
彼得斯博士說:“懷孕讓女性的新陳代謝發(fā)生重大改變,因為她要儲存脂肪來提供胎兒生長以及孩子出生后母乳喂養(yǎng)所必需的能量。哺乳可以更快、更徹底地清除女性體內存儲的脂肪。”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女性的哺乳比例在世界上是屬于非常低的,在孩子出生一年后,仍在哺乳的女性只占0.5%。相比之下,德國和美國的這一比例分別有23%和27%。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所有嬰兒要用母乳喂養(yǎng)到兩歲或者更大。
報道稱,只有約2%的女性無法分泌乳汁,專家認為之所以在母乳喂養(yǎng)比例上出現巨大的懸殊,是因為一些社會性原因,比如想在產后讓生活恢復正常。根據斯旺西大學的調查結果,英國半數以上的嬰兒在出生第一周后就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攝入配方奶粉。據估計,增加母乳喂養(yǎng)比例可以每年為英國國民保健署節(jié)省大約4000萬英鎊(1英鎊約合人民幣8.6元)的支出。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雖然研究報告的作者提醒說,相對于不采取母乳喂養(yǎng)方式的女性而言,采用母乳喂養(yǎng)的女性從事其他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有益健康舉動的可能性也更大,但是這一發(fā)現就母乳喂養(yǎng)給母親和孩子帶來的長期好處提供了更多證據。
報道稱,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陳錚鳴說:“這一研究結果應該鼓勵更廣泛的母乳喂養(yǎng)行為,這對孩子和母親都有好處。”
他說:“這一研究支持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建議,即母親應該在孩子出生后的前6個月里完全采用母乳喂養(yǎng)方式。”
責任編輯:劉東麗
上一篇:寓教于樂 讓媽媽與寶寶親密無間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創(chuàng)投稿一經采用,除在南陽健康網發(fā)布外,同時同步到今日頭條,騰訊網、新浪網、網易網、搜狐網、東方頭條、趣頭條、鳳凰網及公眾微信“南陽衛(wèi)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