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年前,在科技落后、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等諸多不利因素前提下,醫(yī)圣張仲景何以崛起南陽,令史學界、醫(yī)學界、科技界等深感困惑,《張仲景文化南陽基因》意在挖掘仲景人文根脈淵藪,澄清仲景人文歷史懸疑,追溯仲景醫(yī)學思想歷史淵源,探明仲景醫(yī)學思想科學屬性,試估仲景醫(yī)學思想學術地位和學術價值,拓寬仲景學術思想傳承視野。
1.天文氣象基因
南陽是南北氣象的過渡帶,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的自然生態(tài)及正常和異常氣象下的發(fā)病規(guī)律,必然是仲景醫(yī)學思想和醫(yī)學體系形成的最根本的基因元素,此其一。其二,秦漢時期,我國古天文學家對宇宙結構及天體運轉規(guī)律的研究已取得豐碩成果,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等三大流派的天文科技成就對醫(yī)圣張仲景產生了深刻而積極的影響,仲景借“天圓地方”的蓋天說觀點,以天像論人像提出了“頭圓法天,足方象地,兩目應日月,九竅應九時,四肢應四時”等學術觀點。以北斗七星的運轉規(guī)律提出了“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歷占之?!币磺О税俣嗄陙恚覈嗅t(yī)學家們一直把她作為戰(zhàn)勝各種疫情的理論法寶。
在氣象學上,張仲景完全秉承本家族中早于71年出生的大科學家張衡關于周天運轉規(guī)律及一年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的節(jié)段劃分科技成就,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四時、八節(jié)、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并強調指出“二十四氣,節(jié)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為一候,氣也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p>
在正常氣候與人體的發(fā)病關系上提出了“從霜降之后,至春分之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p>
在異常氣候與人體發(fā)病關系上提出了“氣候亦有應至仍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p>
仲景論傷寒醫(yī)學體系,即是在厥陰風木之氣、少陰君火之氣、少陽相火之氣、太陰濕土之氣、陽明燥金之氣、太陽寒水之氣六種自然氣象與人體六經相互關系基礎之上確定的六氣論傷寒醫(yī)學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既有“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又有中華民族關于自然界“整體恒動”的哲學智慧。
2.地質地貌基因
南陽西依秦嶺,北靠伏牛,東鄰桐柏,南傍漢水,境內山川、河流、丘嶺、平原俱全,天地造化,形成南陽特殊的盆地生態(tài)。常言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千百年來,這種特殊的地理生態(tài)養(yǎng)育了世世代代體格、性格、風格等相對特殊的南陽盆地人,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張仲景,除了完全秉承南陽盆地人生命的先天基因之外,作為在南陽崛起的醫(yī)中圣人,南陽的地理生態(tài)也必然是構成仲景多種文化基因的元素之一。
3.物候文化基因
南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四季分明的自然生態(tài),形成了各種生物繁衍生息的美好天堂,大科學家張衡筆下的《南都賦》將南陽物候描述的淋漓盡致。在地勢上,山勢險峻,遠地平曠,山坡四處分布,河流縱橫交錯,池塘其多無比。在動物上,河中水族千奇百怪,飛禽走獸擠擠嚷嚷。在植物上,田間百谷茂盛,瓜果繁多,地上奇花異草,艷麗飄香,山間林木繁茂,錯根盤節(jié)。豐富多彩的物候氛圍,為仲景醫(yī)學寶典《傷寒雜病論》的橫空出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4.社會文化基因
廣義的社會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社會文化是指社會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又屬于歷史的范圍,每一個社會都有和自己社會形態(tài)相適應的社會文化,并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項目組專家團隊對兩漢時期的南陽社會文化及對仲景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兩漢是封建帝制時代,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方面儒家仁、義、禮、智、信倫理道德經過長時間廣泛的宣教,早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崇尚權貴和名利形成了當時所有社會人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張仲景作為社會自然人,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下,依據逃脫不掉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的熏陶,40歲時舉為孝廉,后官至長沙太守。但作為民本主義思想非常強烈的政治家和醫(yī)中圣人,目睹到朝廷的日益腐敗及傷寒大疫肆虐百姓的悲慘狀況之后,一是大膽沖破封建帝制“禮不下庶民”的約束,創(chuàng)造了大堂行醫(yī)的千古美談,二是奮筆疾書對當時社會的不良現象進行了有力批駁,三是掛冠長沙,回歸故里,深入疫區(qū),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與傷寒大疫進行殊死搏斗,挽救了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的蕓蕓眾生。
5.政治文化基因
政治文化屬于政治社會的精神范疇,它是社會關于政治體系和政治問題的態(tài)度、信念、情緒和價值的總體傾向。項目組專家團隊認為,張仲景是醫(yī)中圣人,也是一位官至長沙太守的政治家,對他的政治家背景及成長過程進行一番必要的研究,絲毫不影響這位醫(yī)中圣人的光輝形象。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軍閥割據,國土版蕩之時,他不僅沒有獨霸一方,作威作福,反而不顧封建帝制層層約束,進行大堂行醫(yī),最后辭官歸里為民診疾療病,充分體現了他親民、愛民、為民、利民,處處體恤民情、時時關注民生的政治家的氣度和醫(yī)中圣人的擔當。
6.民俗文化基因
南陽是一個古老的地方,四五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此繁衍生息,世世代代南陽人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南陽民俗文化。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諸如“幾幾、不粘、不中、中、干噦、噦、不了了、不得、上撞、惡瘡等方言用語及治療傷寒瘥后勞復枳實梔子豉湯的煎料清漿水等等均秉承了南陽地方民俗文化的基因。
7.哲學文化基因
哲學是智慧之學,既是人類認識世界、建立正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實踐活動,也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中國哲學在古代稱之為道。據有關專家考證,我國道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南陽人,楚國第一任國君鬻熊,道是鬻熊的政治主張,他曾說:“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諸子》中說:“至鬻熊知道?!崩锨f哲學比鬻熊晚了數百年。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始終貫穿中國哲學思想,他用陰陽的相對性和可分性,闡釋復雜多變的傷寒疫情,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論,辨識內外科雜病,并以陰陽五行哲學思想為指導,開創(chuàng)性地將祖國醫(yī)學理法方藥融為一體,獨創(chuàng)祖國醫(yī)學辨證論治理論體系。新中國成立之后,第一任衛(wèi)生部長李德全將張仲景贊之為“東方醫(yī)哲”,這位“東方醫(yī)哲”的醫(yī)學思想正是南陽厚重的哲學文化影響的結果。
8.儒文化基因
《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袓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p>
漢武帝劉徹,為建立牢固的西漢王朝及封建統治地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劉秀光復漢室之后,沿襲舊制并大興儒教之風,班固在《東都賦》中寫道:“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南陽為“帝鄉(xiāng)”,又是當時全國的中心大城市,其學校更多于他郡。永平十年,漢明帝出巡南陽,“專招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帝自御塤箎和之,以娛嘉賓?!保ā逗鬂h書·明帝記》)。和帝永元年間,鮑德任南陽太守,張衡為主薄時,又重修郡學,宴會諸儒,振興學業(yè)。仲景時代,仕進做官,一是大官特聘,二是郡國選舉孝廉,三是逐級升遷,走這三種仕途的人,多是社會上通經學韻的名士大儒,張仲景是南陽名門望族子弟,深受當時社會背景之影響。靈帝時被舉為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定為通今達古的飽學之士,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寫道:“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反證了儒學之宗孔子是這位醫(yī)中圣人張仲景崇拜的偶像。一部《傷寒雜病論》醫(yī)學寶典,始終貫穿著儒家的仁愛思想、反巫思想、中和思想等。儒家倡導的“立言、立德、立功”的三立標準,更是仲景一生追求的終極目標。張仲景之所以最后成為醫(yī)中圣人,與儒家思想的熏陶及南陽儒學教育氛圍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9.佛文化基因
據歷史學家考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默認或接受了南陽博望候張騫從西域帶回的佛學思想,從此,佛文化在南陽逐漸傳播開來,不少文人志士,對佛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加以研究和接納。我國科學史上的偉大先驅者南陽人張衡,在《西京賦》中就曾引用“桑門”、“舍利”、“白象” 等佛教用語。對于善學博引的張仲景來說,在當時文化背景下佛學理念自然會對他產生深刻影響。在他為民眾救疾扶厄的生涯中,處處彰顯著“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佛學情懷。在他撰著的《傷寒雜病論》醫(yī)學寶典中,也曾先后擇錄了《阿含經》中諸如“地水火風”、“六識閉塞”、“四百四病”、“一百一病”等佛學用語。據考證,仲景在《傷寒論·證治總例》篇中的“地水火風”出自于《雜阿含經》三十七卷第1024經,“四氣合德”出自于《雜阿含經》卷十五,“六識”出自于《雜阿含經》卷三第52經,“閉塞”出自于《雜阿含經》卷二十五第640經,“四百四病”出自于第1039經。但作為唯物主義醫(yī)學家,仲景一生學佛、用佛而不信佛。
10.歷法文化基因
歷法是天文學家研究、探索、認知、掌握時間和氣象二者與二者之間運轉規(guī)律的方式、方法,簡單的說就是根據太陽、月亮、地球運轉變化的自然現象,計量時間間隔,推演正常季節(jié)、氣候交替變化規(guī)律的法則。仲景醫(yī)學體系是仲景先師秉承古代天文歷法科技成就并以“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為指導,在明晰和完全掌握天地人、時氣病交感規(guī)律前提下,結合自己長期臨床實踐,創(chuàng)立的六氣論傷寒、五運辨雜病、三因類病因、辨證寓八綱、治則述八法及未病先防、初病早治、既病防變、病后防復的中醫(yī)識病、診病、防病、治病等完整的獨具特色的歷法醫(yī)學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融理法方藥于一體,開辨證論治之先河,它不僅具有常變結合、動態(tài)立意之特點,同時,也蘊含著中華民族關于自然界“整體恒動”的哲學智慧。
據項目組專家研究,仲景歷法醫(yī)學思想形成的理論淵源,除了對中醫(yī)經典理論的勤求與博采,對天人合一整體觀的全面認知與接納,“蓋天說”“斗歷說”的探索與融入,運氣學說理論的深化研究與感悟等之外,主要取決于張衡天文歷法科技成就的深度影響和當時南陽社會歷法文化的普及與廣泛應用。
11.醫(yī)學文化基因
這里的醫(yī)學文化,主要指的是仲景時代的醫(yī)學傳承文化和當時南陽區(qū)域的醫(yī)學文化氛圍。據項目專家組研究考證,仲景時代我國的醫(yī)學傳承模式大概分為師承、家傳、自學、書院等四種模式,唐·《名醫(yī)錄》記載:“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始受術于同郡名醫(yī)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赌详柸宋镏尽氛f:“張機又得楊勵公之傳,精于治療?!庇纱丝梢?,張仲景是我國醫(yī)學史上最成功的師承典范。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寫道:“觀今之醫(y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睆摹坝^今之醫(yī)”和“各承家技”八個字的側面反證了仲景時代南陽20萬人口的區(qū)域存在有一批業(yè)醫(yī)之人,或者說南陽自古就是一個醫(yī)學文化比較厚重,醫(yī)事活動比較普及,醫(yī)療技術相對多樣,學術競爭相對激烈的地方。南陽良好醫(yī)學文化氛圍的熏陶,是最終成就張仲景這位醫(yī)中圣人的重要文化基因之一。
12.藥學文化基因
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使南陽盛產中藥材近2500種,項目專家組通過對《傷寒雜病論》254首經方中共204種仲景用藥逐一研究考證,其中90%左右屬南陽地區(qū)道地藥材,圣地圣藥是構成圣人圣方最基本的文化元素。圣地、圣藥、圣人、圣方品牌下潛藏的巨大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等,遠未得到深入挖掘和廣泛利用。
13.水文化基因
天地造化,使南陽地區(qū)天降雨水充沛,地上江河縱橫。南陽人民自古就有愛水、惜水、科學用水的習慣?!稘h書》記載:公元前48年,召信臣任南陽太守,“巡視水泉”“開通溝渠”,率民工修建了著名的馬仁陂水庫,至東漢初年,杜詩為南陽太守時,創(chuàng)造水排(水力鼓風機),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窒殷足?!睆恼傩懦嫉蕉旁?,南陽田園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打理,已是溝渠密布,湖塘井池遍及南陽區(qū)域。
在這種水資源十分豐富的背景下,張仲景治病分別選用潦水、井花水、泉水、白開水、甘瀾水、清漿水等。
試想若張仲景生活在干旱無雨、水資源匱乏的沙漠地帶,在他一生治病救人的過程中,怎可能選用上述名目繁多的水呢?
14.酒文化基因
據考證,南陽釀酒的歷史已追溯到距今約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時至東漢,南陽釀酒業(yè)已十分發(fā)達,大事小事必飲酒,已形成了達官貴人、普通百姓的一種慣例和習俗。南陽漢畫館中收藏了許多反映仲景時代有關酒文化的像石漢畫。據專家組考證: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記載用酒治療的案例共45處,其中白酒3處,清酒5處,苦酒4處,黃酒33處。
15.娛樂文化基因
漢代之前,人們模仿動物飛行和跳躍的姿態(tài),編排出了很多姿式美妙、動作流暢的舞蹈曲目,每逢狩獵前后或勞動收獲之余盡情歌舞一番,一則鼓舞士氣,分享歡樂,二則解除疲勞,強身健體,甚至連身上的很多病痛癥狀也會有所減輕乃至消失。如:《長袖舞》、《折腰舞》、《巾舞》、《槃舞》等。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藏腑經絡先后病篇》中指出:“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將導引術作為“未病先防”的第一措施。直到現在,對養(yǎng)生學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16.仲景時代傷寒大疫與天災人禍略考
為捋清仲景時代我國疫情流行狀況,項目專家組查閱了大量歷史文獻資料,經研究考證,自公元156年至三國末期,我國共發(fā)生了十次大疫流行。全國人口從5006萬,銳減到了560萬,死亡十分之九。這在我國人口發(fā)展史上當屬最黑暗的一頁。
責任編輯:yun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bhline@163.com
上一篇:網紅女醫(yī)生和人抬杠,竟拿麻醉藥捂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