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作為人參家族的一員,和人參并稱“北參南七”。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p>
三七,又名田七、參三七、金不換,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莖。主產于云南、廣西。云南文山三七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藥材。
三七的質量以個大、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者為佳。三七的等級通常是用頭數(shù)來區(qū)分的。
所謂的三七頭數(shù),是指每500克(即1市斤)三七中三七的個數(shù)。例如:20頭的三七,即500克三七中有三七20個左右。常見有20頭到200頭不等,頭數(shù)越少,三七的個頭越大,質量越好,三七的總皂苷含量越高,藥用價值也就越高;頭數(shù)越多,則質量稍差一些。
優(yōu)質三七粉入口極苦,馬上回甜,三七粉的苦味在口里停留的時間不長,總結為五個字:“到口不到喉”,就是說不能苦到喉嚨里去。要是嘗三七粉,感覺喉嚨都是苦的或者有辛辣的味道,質量可能有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三七的功效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 三七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腦缺血、抗心肌損傷、抗心律失常、抗炎、改善學習記憶、抗疲勞等多種作用,在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心腦血管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物質代謝以及抗炎、抗腫瘤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目前,以三七為原料的產品,已經在制藥、保健品、食品、化妝品與日用品等行業(yè)得到廣泛應用。
1、止血又活血
中醫(yī)認為,三七味甘、微苦,溫。歸肝、胃二經。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臨床上,三七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止血,又能活血。
例如我們比較熟悉的“云南白藥”,其主要成分就是三七。另外,它還可以用于瘀血阻滯導致的胸痹心痛、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跌打損傷、骨折、腫痛等。
2、“生打熟補”
三七在民間有“生打熟補”之說,其實是指三七的兩種不同功效?!吧笔侵干萌叻??!按颉笔侵钙渚哂兄寡蒲?、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笆臁笔侵甘煊萌叻??!把a”是指其具有補血理血、補益強身、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生三七粉內服:取三七粉1~3 克,溫開水(30℃~40℃)送服,一天 2~3 次,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降“三高”有一定療效。外用:取適量三七粉敷于出血的傷口,可起到止血作用。
熟食三七粉,是將生三七粉用食用油炒至表面棕黃色,或是將三七粉加入烏雞湯、排骨湯等。
1、三七燉雞
做法:三七15克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左右,洗凈,加雞肉1000克,鹽少許,文火燉1~2小時即可食用。
本品益氣養(yǎng)血,有治療血崩、產后虛弱,有滋補強壯的作用,也治療老年人的頭風痛、腰肌酸軟無力等。
2、三七燉豬心
做法:豬心洗凈,將10克三七粉納入豬心中,扎緊,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燉煮至豬心熟爛,取出切片調味服食。
本品適用于中風偏癱、心悸、胸痛,可以防治冠心病心絞痛、急性腦血管病等。
三七雖然好處多多,那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以下四類人群不建議應用三七:
1、孕婦;
2、女性月經過多而無血瘀者;
3、對人參、西洋參、三七過敏的人;
4、少年、兒童不宜長期服用。
《中國藥典》(2015 版)規(guī)定:
三七3~9克,研末沖服。三七粉的服用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作為一般保健,正常體質每天 3~5 克,分 2~3 次服用較為合適。無論吃三七粉養(yǎng)生,還是用三七治病,都應該在醫(yī)生或臨床藥師的指導下服用,且不可過量。
責任編輯:劉東麗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bhline@163.com
上一篇:冬日橘皮是個寶
下一篇:疫情下如何正確使用清熱解毒類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