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重男輕女” 血友病患者黃開旋的這一年
電影《勇敢追逐——阿旋的故事》主角黃開旋
2016年5月18日是電影《勇敢追逐——阿旋的故事》的首映日,這部由惠州市惠城區(qū)殘聯(lián)籌拍的微電影,講述的是一名血友病患者阿旋的勵志故事,而出演主角阿旋的,正是黃開旋本人。
電影播出至今已有一年,這一年來,黃開旋的生活并沒有因為電影有什么大的改變。他的生命依然需要依靠藥物維持;盡管獲得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男裝制作項目的冠軍,但他的服裝工作室并沒有因此增加訂單。然而,對他來說,得以延續(xù)的生活本身,就已經(jīng)是最大的幸運。
《勇敢追逐——阿旋的故事》電影播出后
“小慧,奶奶生病了,以后就由爸爸來接送你”,阿旋拍了拍女兒的肩膀,轉身,一瘸一拐地走了。
這是微電影《勇敢追逐——阿旋的故事》中的一個片段,在這部電影里,黃開旋的臺詞很少,都是短句,盡管演的就是自己,但是作為一個非專業(yè)演員,黃開旋在鏡頭前總是顯得不那么自在。
不過,故事的真實讓這些表演上的瑕疵變得不那么重要,至少對于電影觀眾來說,更值得關注的,是像黃開旋一樣的血友病患者群體。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病,是由于一組凝血因子缺乏導致凝血功能障礙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礙、凝血時間延長、終身具有輕微創(chuàng)傷后出血傾向,重癥患者沒有明顯外傷也可發(fā)生“自發(fā)性”出血。根據(jù)凝血因子濃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這些特征意味著什么呢?簡單地說,對常人來說無足輕重的一點小小的磕碰,就有可能導致血友病患者血流不止,他們也因此有了一個共同的名稱——“玻璃人”。
黃開旋直到14歲那年才被確診為“玻璃人”,在那以前,他只知道自己的身體經(jīng)常出血,“一碰就壞”,輾轉看了很多醫(yī)生,也沒能找出病因。后因患有血友病導致關節(jié)畸形,落下肢體殘疾,至今走路蹣跚。
十八九歲就跟著老裁縫學習服裝縫紉,后來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參加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獲得男裝制作項目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廣東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而后,又代表中國到法國巴黎參賽……黃開旋的故事充滿了勵志的元素,這大概就是他的故事成為電影劇本的原因。
電影的首映禮在惠州的一家電影院舉行,一共15分鐘,電影播出后,惠州當?shù)氐囊恍┟襟w記者采訪了黃開旋,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講述自己的故事。在他看來,他自己的經(jīng)歷并不足夠精彩,或許大家想了解的,是電影中的那個阿旋。
那么,現(xiàn)實中的黃開旋是怎樣的呢?當記者問他,影片播放后的這一年里,他的生活是否發(fā)生了變化?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沒有”。
截至4月24日記者發(fā)稿前,微電影《勇敢追逐——阿旋的故事》在視頻網(wǎng)站優(yōu)酷上的播放量為5528,該網(wǎng)站的數(shù)據(jù)顯示,這部電影播放量的最后一個峰值,出現(xiàn)在2016年12月。
事實上,黃開旋從來也沒有寄望于自己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或是自己參演了電影,能帶來什么實質性的變化。“我沒有做生意成功的必備條件,人脈、社會關系那些,都沒有”,他說。
一年過去了,黃開旋的服裝工作室還是只有3個人,每天仍然堅持定時用藥。為了盡量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相對健康地活著,他每個月要在藥費上花兩三千元,這筆費用占去了家庭總收入的大半。
1977年出生的黃開旋今年正好40歲,進入不惑之年,他坦然接受著命運的安排。病痛的折磨也好,工作的不易也罷,沒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走一步看一步吧”,黃開旋說。
75名“玻璃人”
惠州血友之家負責人吳茂良則清晰地記得另一個故事——2013年冬天的某一天,他在廣東血友病患者QQ群中發(fā)現(xiàn)一個來自惠州的年輕媽媽一直在訴苦,她懷疑自己剛滿一歲的孩子得了血友病。這個年輕媽媽來自惠東縣。當時,同樣是血友病患者的吳茂良正在廣州做檢查,他立刻聯(lián)系了這位年輕的媽媽,讓她第二天一大早帶著孩子坐車到廣州,他決定帶他們去做檢查。
見面后,年輕媽媽一直在哭訴: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總是跌倒,開始也沒太在意,時間長了才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有很多淤青,還會時不時出現(xiàn)一些出血點,似乎永遠不會散去……孩子太小,吳茂良幫他們聯(lián)系了綠色通道,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這個1歲的孩子被確診為重型血友病。得知消息,孩子的母親徹底崩潰了,她一直哭喊著,“孩子這么可愛,為什么得了這種不治之癥?”
像這個孩子的病例并不鮮見,作為一種遺傳病,血友病往往在患者幼年時即出現(xiàn)癥狀,即使接受了治療,也無法完全治愈。據(jù)吳茂良統(tǒng)計,惠州目前登記在冊的血友病患者有75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是55歲,而年齡最小的只有1歲半,“雖然很不幸,但是越早發(fā)現(xiàn),治療的成功率就越高”。 研究顯示,如果患者在兒童期就做好關節(jié)骨骼預防治療,做到零出血,就可以避免殘疾,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當天下午,吳茂良帶著這位年輕的媽媽和她的孩子一起回到惠州,他記得那天天氣特別冷,孩子的母親哭了一路,為了在當?shù)蒯t(yī)院獲取一個特定門診的審批結果,他們在醫(yī)院等了一個多小時,孩子的媽媽一直愁容滿面。
不久前,吳茂良再次見到了這位母親,她看起來比4年前更年輕了,那是一種走出了生活低谷的神態(tài)——由于申請通過了特定門診,孩子的血友病并沒有給家庭增加太多的經(jīng)濟負擔,而且通過長期服藥,孩子的病情也得以控制,“現(xiàn)在就像一個正常的孩子一樣。”吳茂良說。
作為惠州血友之家的負責人,吳茂良長期為血友病人爭取政府與社會資助而四處奔走,在這個過程中,他親眼見過不少血友病患者,對于登記在冊的75名患者的情況,他了如指掌。他在QQ和微信上都組建了病友群,給病友分享惠州與血友病相關的補助政策、藥品購買途徑和就醫(yī)渠道等信息。
有時,吳茂良會抱怨病友們對組織的活動參與不夠積極,“上個月惠東有一個(血友病患者),在樓梯摔跤,腦出血,有生命危險了,后來在中心醫(yī)院做了手術,現(xiàn)在轉院到廣州了”。他認為,這是本來可以避免的意外,在平常的健康講座和日常交流已經(jīng)反復講過預防事項和急救措施,由于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差,一旦受傷出現(xiàn)流血不止,就可能危及生命。
“重男輕女”的血友病
每年的4月17日為“世界血友病日”,自1989年起,為了紀念世界血友病聯(lián)盟發(fā)起人——加拿大籍的法蘭克·舒納波先生(Mr·Frank Schnabel)對于血友病患的貢獻,以及喚起大眾對于血友病的正確認知,特別選中他的生日4月17日作為“世界血友病日”。今年中國地區(qū)活動主題是:“關愛縮小差距,愿你如我堅強”。
據(jù)了解,血友病分為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兩種類型,其遺傳方式相同,都是性X染色體隱性遺傳,男性發(fā)病,女性傳遞。其遺傳有以下3種情況:(1)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均正常,而女孩均為基因攜帶者;(2)女性傳遞者與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男孩患血友病的概率為50%,而女孩一半為攜帶者,一半為正常人;(3)男性血友病患者與女性基因攜帶者婚配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為50%,也就是說所生的男孩約有1/2為正常,所生女孩中,一半為血友病患者,一半為基因攜帶者。
由此可見,血友病是一種“重男輕女”的病癥,男性患病的概率比女性大得多,此外,據(jù)專家介紹,血友病甲除遺傳方式發(fā)病,還可由受孕后基因突變所致。另外,還可能繼發(fā)于肝硬化、肝炎等肝臟疾病、肝癌轉移、肝外癌轉移、某些血液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尿毒癥,這些由繼發(fā)而來的血友病稱為獲得性血友病。
吳茂良告訴記者,不論是何種類型的血友病,只要通過規(guī)律注射凝血因子,就可以照常學習和運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責任編輯:劉東麗
下一篇:廣東清遠:市人民醫(yī)院順利通過“三甲”現(xiàn)場復審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創(chuàng)投稿一經(jīng)采用,除在南陽健康網(wǎng)發(fā)布外,同時同步到今日頭條,騰訊網(wǎng)、新浪網(wǎng)、網(wǎng)易網(wǎng)、搜狐網(wǎng)、東方頭條、趣頭條、鳳凰網(wǎng)及公眾微信“南陽衛(wèi)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