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這個時間血液最黏稠!多少人都在這個時間段離世!
人的血液黏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著,并有自己一定的規(guī)律:
你知道什么時候粘度最高嗎?
在凌晨4點至早晨8點血黏度最高,
以后逐漸降低,至凌晨達到最低點,
以后再逐漸回升,至早晨再次達到峰值。
這種規(guī)律性的波動在老年人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腦血栓的發(fā)病時間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間,說明血黏度增高同腦血栓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
很多名人都在這個時間段離世!
2005年8月18日凌晨4點,國家一級演員高秀敏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突然辭世。專家表示,死因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因心臟病發(fā)作而導致的突然死亡)。
2008年12月20日早晨,著名相聲演員馬季先生在家中因心臟病突發(fā),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2歲。
1997年4月11日凌晨,著名學者王小波猝然死于心臟病發(fā),享年44歲。
2001年5月19日凌晨,著名作家梁左因突發(fā)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終年僅44歲。
注意:血液黏稠4信號!
一般來說,出現(xiàn)以下四個預警信號,就說明體內(nèi)血液黏稠度可能偏高了。
1.視力突然模糊,一下看不清東西
有些人平時視力還可以,但常出現(xiàn)短暫性模糊,嚴重時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這種情況在65歲以上老年人身上比較常見,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數(shù)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營養(yǎng)物質(zhì)和氧氣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jīng),出現(xiàn)陣發(fā)性視力模糊。
2.晨起時頭暈,晚飯后清醒
臨床觀察顯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會感到腦袋暈暈乎乎的,沒有力氣,沒有睡醒后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的感覺。而吃過早飯后,大腦才逐漸變得清醒起來。
這可能就是血液黏稠向人體發(fā)出的信號。
3. 午飯后犯困,睜不開眼
午飯后血液循環(huán)在加速,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大腦血液供應不足癥狀更加明顯。
正常人吃過午飯后都會有困倦感覺,但可以忍受。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飯后馬上就犯困,睜不開眼,要立即睡覺,否則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如果睡上一會兒,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zhuǎn)。
4.下蹲時氣短,肥胖者居多
人體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于黏稠,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xiàn)象。
血液黏稠怎么辦?
1、 睡前一杯救命水
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則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維持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
另外,早上起床后、三餐前、飯后半小時后,都是最佳的喝水時間。最佳的水補充是白開水,不是各種飲料,也不是淡鹽水、蜂蜜水。
2、 早晨起床“3個半”
夜間或早晨起床,睜開眼睛后繼續(xù)平臥半分鐘,再在床上坐半分鐘,然后雙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鐘,最后再下地活動,這樣至少可使心腦血管病人免于發(fā)生意外或猝死。
3、晚飯7點前,吃7分飽
中老年人晚餐過晚過飽,吃后就睡,不僅不利于消化道休息,而且血液會集中在消化道,冠狀動脈的血液相對減少,易引起心臟缺血誘發(fā)心絞痛。
晚飯最好7點前吃完,別吃太撐,7分飽就行。
4、清淡點,少吃油
動物內(nèi)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會加重血液粘稠度。三餐還是清淡的好,少吃這些高脂類食物及甜食,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粗細搭配著吃。
5、 每周3~5次有氧運動
不管是爬山還是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都可以很有效地促進脂代謝。
另外,運動還可以使血液的流動速度變快,加快身體代謝,防止血液黏稠。建議每周3~5次有氧運動,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
責任編輯:陳婷
上一篇:南陽市眼科醫(yī)院牛賀平主任告訴您 ——秋冬季迎風流淚,是淚道出了問題
下一篇:長沙:女子家中3位親人患腫瘤 男方得知家族秘密要悔婚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創(chuàng)投稿一經(jīng)采用,除在南陽健康網(wǎng)發(fā)布外,同時同步到今日頭條,騰訊網(wǎng)、新浪網(wǎng)、網(wǎng)易網(wǎng)、搜狐網(wǎng)、東方頭條、趣頭條、鳳凰網(wǎng)及公眾微信“南陽衛(wèi)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