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國家衛(wèi)健委要求調查并及時公開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道 外媒稱,一名中國研究人員宣稱,在他的幫助下,全世界第一批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誕生——他自稱修改了這對雙胞胎女嬰的脫氧核糖核酸(DNA)。
據美聯(lián)社11月26日報道,如果屬實,那么此舉將使科學和倫理邁出重大的一步。
一名美國科學家自稱在中國參與了這項工作。這種基因編輯活動在美國被禁止,因為DNA的改變能夠傳給后代并且可能傷害其他基因。
很多主流科學家認為這樣的嘗試太不安全。
此次試驗的研究者、來自深圳的賀建奎說,他修改了7對接受生育治療的夫婦的胚胎,其中有一人受孕。他說,他的目標不是治愈或者預防遺傳性疾病,而是賦予這些嬰兒一項極少有人天生具備的特性——未來能夠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他說,嬰兒的父母拒絕公布身份或接受采訪,他也不會透露他們生活在哪里或者研究在何處進行。
報道稱,他的研究報告沒有得到任何獨立機構的證實,也沒有發(fā)表在可以接受其他專家審議的期刊上。他11月26日在香港向一場國際基因編輯大會的組織者透露了這一消息。
一些科學家在聽說這個消息后感到震驚并且提出強烈譴責。
報道稱,然而,哈佛大學著名遺傳學者喬治·徹奇支持為預防艾滋病病毒進行基因編輯,他說艾滋病病毒是“日益嚴重的公共健康風險”。
另據路透社11月26日報道,一名中國副教授在網上發(fā)布視頻稱,其對本月早些時候出生的一對雙胞胎的基因進行了編輯。此后,其所在大學11月26日表示將立即對此事展開調查。
位于中國南方城市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表示,校方對這一研究項目并不知情,而且這位名叫賀建奎的學者自今年2月以來一直處于停薪留職狀態(tài)。
該校稱這一研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guī)范”。該校還表示,將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調查。
該校表示:“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guī)范。”
11月26日,國家衛(wèi)健委對此事予以回應稱,11月26日,有媒體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進行報道。我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wèi)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guī)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責任編輯:陳婷
上一篇:就因為在生理期沒讓座,被一大媽狂罵!你不知道痛經到底有難受!
下一篇: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關于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nyhhshys@163.com。凡是原創(chuàng)投稿一經采用,除在南陽健康網發(fā)布外,同時同步到今日頭條,騰訊網、新浪網、網易網、搜狐網、東方頭條、趣頭條、鳳凰網及公眾微信“南陽衛(wèi)生健康”。